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实习生 黄伊欣)这一次,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初一(8)中队的李子歌将以首都少年先锋岗队员的身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站岗。

  4月4日上午,2023年首都少先队员清明祭英烈活动暨少年先锋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从明天开始,来自通州区少先队员代表将分批次登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红领巾的名义站岗。

  4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周文彬广场,2023年首都少先队员清明祭英烈活动暨少年先锋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李子歌说道,能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站岗是儿时的愿望。她的父母都是军人,小时候每次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父母总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给李子歌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在她的理解中,位于天安门广场显著位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认识中国的地方”。

  据悉,今年的首都少年先锋岗从清明节开始,持续至10月13日,来自全市十六区的近5000名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将直接参加站岗活动,每天上午9时至10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站岗1小时。各区也将同步启动区级、校级少年先锋岗活动,进一步完善市、区、校三级少年先锋岗活动体系。

  “旗子竖立的时候右手要扣住旗杆,底端顶着右脚尖……”启动仪式上,北京市通州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刘开江向记者展示站岗要求,每个动作都要“细抠”。他表示,队员们在站岗时面对着天安门,背对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训练中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团委副书记王雨婷坦言,日常训练中,老师对于站姿的训练是强调最多的,学生整体的身姿,手、颈、头、眼的状态,很多细节需要调整,孩子们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也觉得很光荣,主动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了。

  北京学校初二(3)班的曹潇宇将担任站岗首日的少先队员代表。她告诉记者,走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老师不仅教授少年先锋岗的基本动作,还带着队员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及人民英雄代表的生平和精神。

  曹潇宇记得,一次训练中,有人管旗手叫“扛旗的”,负责训练的老师及时进行纠正,强调站在中间位置的同学叫做旗手,“旗手不仅仅是扛起旗这么简单”。

  每天,曹潇宇和队员们在校内会花大约一小时的时间进行练习,保证站岗当天队形不散,旗手和护旗手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

  实际上,这样的练习不仅在校内,也延伸到了家里。李子歌说,参加少年先锋岗训练的同校队员组建了群聊,每天放学回家后,在群聊中互相发自己站军姿或举旗的加练视频。

  据了解,首都少年先锋岗于1986年创办,至今已吸引35万余名少先队员参加站岗。今年,为进一步强化首都少年先锋岗的教育意义和活动影响,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少工委联合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在年初即制定了首都少年先锋岗全年工作计划,从上岗队员的选拔与训练,岗前、岗中、岗后教育等方面明确任务要求,确保活动质量与教育效果。

  “我认为‘理想信念、政治认同、组织意识、道德品行、精神品质’是新时代少先队员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王雨婷说,站立少年先锋岗是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最直接、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教育,我们要切实组织少先队员站好市、区、校三级少年先锋岗。

  4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周文彬广场,2023年首都少先队员清明祭英烈活动暨少年先锋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4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周文彬广场,2023年度少年先锋岗队员代表李子歌发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