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

开创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一新论断,还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深刻领会和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新论断,需要认真把握三个方面:

一是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的关系。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向毛泽东提出了“历史周期率”之问。毛泽东充满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实践充分证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和肌体健康、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二是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关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要适应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需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党的使命要求,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要着力解决党自身及党的建设当中存在的同推进社会革命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要以推进社会革命、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成果检验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的成效,确保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更大成就。

三是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党的自我革命是从战略性、宏观性上讲,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实践性、现实性上讲。全面从严治党有力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我们要不断增强自我革命意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强化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新征程上取得党的自我革命的胜利。

刘峰松

(中国科学报社党委书记)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重大主题、弘扬主流声音、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创新氛围的重要责任,需要通过专业化内容产出、平台化渠道传播,承担起培育创新文化的“信息桥梁”作用。如何更好推进媒体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已成为当前媒体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科学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精神支撑和创新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这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必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强调指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媒体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力量,在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建立全覆盖与多角度传播方式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能力建设,通过更加丰富的语言与形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动读者、激励后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中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气。

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学报社履行主责主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党组多次强调,院属各单位要明确使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中国科学报社作为院属唯一新闻媒体单位,与院属兄弟单位同样身为“国家队”、肩负“国家责”,在新闻行业具备较强专业性优势,各类媒体产品覆盖主流高教科研人群。2022年,报社党委研究确定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依托优质内容、垂直领域建立品牌栏目、拓展自建APP等路径,有效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强化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2023年初报社自主筹建的科学网APP正式上线,为投身全媒体战场提供了新的有力平台,与报社其他自有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为更好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做好做强科学传播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常征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上述“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点。

我谈谈对“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解。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

坚持守正,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也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也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时代条件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创新,一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自我革命,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李志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

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协调发展。我认为教育为本,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按照人才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数字教育、智慧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树立人才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人才自信。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不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让人才引领驱动,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邹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

高质量发展青年工作的四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充分认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和文化引导,壮大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是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战略性工作的重要抓手。

充分认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将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资源,将高质量发展青年工作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任务,将青年工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年工作。

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以青年为中心,结合青年工作的具体方向、特点规律及突出问题,科学实施“一人一策”,走进青年学生内心,加强青年工作的政治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助力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和文化引导,提升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精心引导和培育青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调动各级党团和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实践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壮大青年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培养和发展青年党员,尤其注重从优秀共青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训,全方位培养青年人才;多维度推进新时代青年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刘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方位审视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深刻分析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具体来说,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注重选拔和使用优秀的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做好干部育选管用的统筹工作,科学、公正、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能够确保干部人选的质量和能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存在难点,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干部的素质、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如何把党的理论和政策贯彻到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如何科学公正地选拔和使用干部,如何有效避免干部选拔中的人情、权力干扰等。

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党和国家全局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孙馨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坚持胸怀天下的逻辑必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一点。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既是百年党史的宝贵经验,又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其背后蕴含着理论、现实与实践的深刻逻辑必然性:它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必然;又是深刻把握世界变化大势、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现实必然;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拓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路径,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以及推动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的实践必然。

大道至简、大德无形,只有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引领世界变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命运与共,展现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曲一歌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鲜明特征、本质要求以及遵循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安排,具有深刻的战略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繁荣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一次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创新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碰撞。中华文明中蕴藏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丰富的思想资源,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独特人文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姚菁菁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理论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凝练,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二条就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它是总结中华民族发展史得出的根本经验与必然结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具备的精神气度与精神风貌。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理论内涵,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认识。第一,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意识形态的立场原则。要从政治高度认识,运用政治逻辑认识、处理自信自立问题,将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蕴含着哲学高度的思维方式。要认识到自信自立问题关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自主问题,认识到自信自立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断。第三,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觉醒。只有从历史深处着眼,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对“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理论体会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激励国科大的学生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心怀“国之大者”,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增强科技创新的主动性、自觉性,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扛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责任”。

倪思洁

(中国科学报社首席记者)

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媒体在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媒体生态与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原来主流媒体那种“端着”的风格,已经不大被公众特别是年轻人接受。近些年,作为科技类媒体记者,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尝试以各种方式、在不同类型的平台上讲述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从各类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细节代替口号,以故事触动情感”是拉进公众与科学家距离的有效方法。好看的故事,是从0岁到99岁的人都不会拒绝的,它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载体,也是科学家精神得以传承的载体。同样,从0岁到99岁的人也都有情感,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抓住了这些情感,也就抓住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流量密码。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优良学风也离不开精神引领。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也将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和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这一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讲好和传播好科学家故事,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倪思洁整理,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供图)